top of page

韩舞专访 10



澎湃新闻:您的回答也指向了媒体时代下的流行音乐与舞蹈,对此,您也专门有一章讨论抖音(TiKTok)问题。我认为,您的讨论也涉及到了媒体时代表演的“现场性”(liveness)与技术构建下的“镜像”(simulacrum)问题。对此,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金淑英(Suk-Young Kim,音译)在她2018年的书《韩流现场:粉丝、偶像与多媒体表演》(K-pop Live: Fans, Idols, and Multimedia Performance)里就专门讨论过。尽管,这本书还不算太老。然而随着这几年媒体技术的发展,尤其抖音的发展,目前流行文化面临的媒体状况已经和金教授做研究的时候有所不同。不知道您是如何看待抖音时代的“现场性”与“镜像”问题?


吴周妍:对的,我也非常惊讶,技术演变是如此之快,我们的社交方式也随之改变。尽管人类的身体在改变,但相对而言缓慢得多。在传统意义上,大家更看重现场表演,而不看好媒体上的呈现。在哲学和文化研究里,大家对媒体呈现的镜像与现实是否真的契合是有大量讨论的。不过,现在观众们不会在意媒体呈现是否真实这样的问题。媒体呈现有其自己的“真实”性。在数年之前,我搭乘一次航班回加州,在我旁边坐着一个小孩以及她母亲,由于她还不会说话,我想她只有一两岁,但是,她会操作iPad 。她不会说话、还不认字,但她已经知道怎么解锁iPad,在上面玩专门为小孩制作的游戏。也就是说,这个小孩所属的这一代人有自己对“现实”的认知,他们的认知与我们这一代人是不一样的。对于抖音而言,我认为这是一非常棒的、迷人的app。其鼓励大家去模仿,将模仿变得有趣、好玩,同时也为创造性提供了平台。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将抖音上的舞蹈看作是一种“社交媒体舞蹈”的原因。在这个大家不关心所谓“真实性”与“现实”的时代,抖音反映了什么是我们想做的。


𝗠𝗼𝗿𝗲 𝘁𝗵𝗮𝗻 𝟮𝟱 𝘆𝗲𝗮𝗿𝘀 𝗲𝘅𝗽𝗲𝗿𝗶𝗲𝗻𝗰𝗲𝗱


Come to join us now.

Whatsapp us at:


https://wa.link/qsi70s

https://linktr.ee/Viennesebm


 
 
 

Comentários


bottom of page